新闻头条

考研经验分享 | 拟录取南京大学的“黄金攻略”,张华心助你考研一路通关!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 2025-05-18    阅读:

嗨,“化小水”们

研途漫漫,是不是偶尔会迷茫

别担心

考研已被拟录取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张华心的经验秘籍

来啦

让我们一起共赴此程

点亮“研”途璀璨星光

1个人简介

化211-3团支部副书记兼科技委员张华心

录取院校:南京大学

录取专业:化学专业

张华心现任团支部副书记、科技委员,曾任校融媒体中心影视工作部副部长。丰富的学习工作经历,使她具备了高效统筹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份能力也延续到学业上,2021-2022学年,她以91.73的综测成绩位列专业第一;2022-2023学年,她以94.90的综测成绩位列专业第四;2023-2024学年,她以92.60的综测成绩位列专业第二。

在钻研学术的同时,张华心也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她的团队在山东省大学生化工过程创新设计竞赛中,以《回收并精制青霉素生产工业残液中的醋酸丁酯和叔丁醇》项目获省级二等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参与的《国内首家皮革高端涂料供应商》项目斩获省级金奖;《阻燃自修复型水性聚氨酯涂料》项目则助她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再获省级二等奖。

这些学术和科研上的积累成为她逐梦名校的底气。在考研时,张华心选择南京大学化学专业为考研目标,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有机化学与仪器分析、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两门专业课上分别取得113分和114分,初试总分345,向着更高学术殿堂稳步迈进,用实力书写奋斗篇章。

2备考经验

为帮助备考生明晰考研规划、掌握高效备考策略,同时搭建学院考研经验交流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院特邀拟录取南京大学的张华心同学进行考研经验分享,通过她的实战心得、备考经验以及心态调整技巧,为怀揣考研梦想的“化小水”点亮前行道路。

张华心结合个人兴趣倾向与实际学习情况,选择了南京大学作为她的考研院校,将考研视作迈向更高平台的宝贵契机。她秉持着“全力以赴不后悔”的信念,依据自身节奏拉长备考周期,灵活运用多渠道资源,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劳逸结合,平衡考研与课业。

以下是张华心的“宝藏”经验,请速速收藏起来吧!

一、真题导向:依据近几年真题精准提炼考点,逐个突破;紧抓真题,结合真题整理笔记并背诵,以课本、真题、PPT构建知识体系,通过高频重复强化记忆。

二、反应题梳理:采用思维导图梳理反应脉络,每个反应反复研习巩固,推荐使用Xmind软件构建思维导图框架。

三、机理题强化:提前探明目标院校考题来源方向,熟记核心机理,借助针对性课程强化学习。

四、刷题积累:通过大量刷合成题与思考题实现经验积累。思考题遇难题可借助deepseek查询,但要严审数据真实性。

五、课本精读:了解并掌握流程每步目的与试剂作用,如苯共沸除水等机制。同时,通过相关课后题强化巩固,助力备考。

张华心构建的思维导图体系。

张华心的考研复习笔记。

备考期间,张华心也曾遇到过“学不进去”的瓶颈。每当此时,她便会打开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视频里,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这画面瞬间点燃她心中的热血,个人备考时的迷茫也在家国情怀的涤荡下烟消云散。有时,她也会约上朋友尽情畅聊,去爬山,去散步,备考中的种种难题,都在欢声笑语里悄然化解。

3青春寄语

考研备考周期漫长,需要时刻做好心理战的准备,或许曾一瞬间存在放弃的念头,但一想起自己的目标,咬咬牙就一定可以坚持下来。考研之路虽苦,但张华心找到了自己的“能量补给站”——挚友是她的情绪树洞,在倾听陪伴的同时给予鼓励,而老师则是她的学术灯塔,在指点迷津的同时校准方向,挚友和老师共同构成她备考生活中的温暖亮色。相信每一个在备考路上奋斗的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压秘籍,带着满满的能量,向着梦想的彼岸奋勇前行!

星光不问赶路人

岁月不负有心人

祝愿“化小水”们的考研之路不彷徨

我们深信不疑

每一个拼搏奋斗的身影

都将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