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多地群众、青年学子的回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于2025年5月10日在八角湾校区一教102教室共同学习总书记的回信,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振兴同学领学。
从梁家河村的乡亲到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从抗疫一线的“90后”党员到守护绿水青山的环保志愿者,总书记的回信始终传递着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对青年的殷切期望。这些文字不仅是书信往来,更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如何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勇担使命。

总书记的回信中,青年群体始终是重点。2020年,他先后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等群体回信,鼓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总书记肯定了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温暖的鼓励,更是行动的号角。对于新时代青年而言:无论是投身边疆建设,还是参与乡村振兴,青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基层一线书写青春答卷。无论是参与国际创新大赛,还是攻克“卡脖子”技术,青年需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在科技创新中贡献智慧。无论是参与环保志愿服务,还是投身社会治理,青年需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作为。

“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未来的路。”从梁家河的窑洞到边疆的戈壁,从抗疫的病房到环保的河岸,一代代青年在总书记的嘱托中汲取力量,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让我们以回信精神为指引,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
运营部刘佳:此次领学如同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火,让我清晰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既生逢其时,更重任在肩。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强国有我"的实践坐标,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既做思想上的觉醒者,更当行动上的实干家,用奋斗的青春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山海情"
采编部魏思源:从回信中,我看到了时代赋予青年多元化的舞台。梁家河的奋斗、西部志愿的热情、抗疫的果敢、环保的坚守,都印证着青年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先锋。当代青年使命并非固定模板,而是基于时代需求的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