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年夏天,我们怀揣梦想,从母校启航;如今,我们带着收获与感悟,重回梦开始的地方。随着“引航计划”的不断开展,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团队完成回访母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化小水”们用真诚的分享完成这次梦想的接力。本次推出的是由化232-2班刘常珑、高241-2班崔馨恬、高241-2班商宝震领衔的三支队伍。现在,跟着“化小水”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各自母校的精彩宣讲吧!
三支队伍通过学习经验分享会,为学弟学妹们详细讲解由高中向大学进阶的核心要点,包括如何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如何高效利用时间、面对高压的学习应试技巧等。他们通过互动环节知晓同学们的困惑所在,针对性进行引导,并通过展示大学精神风貌、社团活动等,让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勇攀高峰。
在准备宣讲过程,刘常珑团队创新性地将传统PPT升级为互动式问答手册,针对高三学生关心的“专业选择”“校园生活”等六大核心问题,收集了127份在校生访谈实录。他说:当看到学弟学妹们传阅手册时专注的眼神,我忽然理解到:优质的信息传递不是单向灌输,而是搭建起双向沟通的桥梁。崔馨恬团队以烟大学子的视角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在烟大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烟大的魅力。商宝震团队注重与学弟学妹们的交流与互动,并结合自身经历向其一一解答,同时展现了烟大“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精神风貌。

刘常珑队伍前往济南市章丘区第七中学宣讲

崔馨恬队伍前往桓台一中宣讲

商宝震队伍前往莒县文心高级中学宣讲
队长感悟
化232-2班刘常珑
作为负责人,我在活动全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教育传承的重大意义。在团队组建阶段,我们通过科学分工实现效能最大化;在材料准备环节创新性采用互动式问答手册,针对高三学生关注的“专业选择”等六大核心议题,系统整理多名在校生深度访谈实录;在自由咨询环节中,针对高频问题,现场搭建覆盖多院系学长的线上答疑平台。据数据显示,37%的咨询者在活动结束后持续联系,形成长效帮扶机制,构建起双向互动的知识传播桥梁。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项目管理能力,更让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中明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担当。教育的本质或许正在于这种精神传承——从前辈手中接过知识火种,终将化作照亮后来者的星光。
高241-2班崔馨恬
在这次充满意义的宣讲活动中,我们将在烟台大学度过的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学弟学妹们。站在母校的讲台上,台下的目光让我深知每个分享都可能成为他人追梦的火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烟台大学的魅力所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学专业的窗口;也希望为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勇往直前提供精神力量。对于回校交流的毕业生而言,这也是一次感恩母校、传递正能量的宝贵经历。
高241-2班商宝震
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专注的面庞,我意识到这不仅经历的分享,更是信念的传递。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学弟学妹们围绕学校生活、专业选择等踊跃提问,我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一一解答。这场活动不仅让我提升了时间管理与沟通能力,更通过讲述学校故事,向学弟学妹展现了烟大“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精神风貌。当看到台下闪烁的眸光,我深知:此刻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激励后辈勇敢追梦的责任。
此次母校宣讲活动意义深远,“化小水”们通过分享亲身经历与感悟,帮助学弟学妹更清晰地规划未来,激发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搭建起一座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化小水”们的沟通表达和时间管理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更重要的是,作为母校的毕业生,“化小水”们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传递了感恩与责任,展现了烟台大学学子的风采。这次宣讲为母校学子播撒下梦想的种子,助力他们扬帆起航,追逐更广阔的天地。
心系母校,共聚烟园
每一位宣讲人都是“烟园使者”
肩负着传递知识与梦想的使命
助力高三学子明晰方向、拓宽眼界
薪火相传,筑梦未来
期待更多学子了解烟园、加入烟园
而烟园也将用其精神与智慧
引领学子们走向更加光明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