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化小水”的科研学术交流 | 多名专家学者做客化学化工学院并作学术报告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 2023-09-25    阅读:

大家好!我是化院的吉祥物“化小水”

图片

我们化院师生是非常注重科研学术交流的

常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

高层次的讲座、交流、合作是比较多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前几天的几场

高层次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吧


9月23日,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许家喜、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褚小立、武汉大学教授薛龙建做客化学化工学院并作学术报告,为烟大师生带来三场学术交流盛宴。

许家喜教授作了题为《烯酮和亚胺合成beta-内酰胺的立体选择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由重氮化合物热解形成的烯酮与环亚胺反应的“洁净”体系,探讨了烯酮和亚胺反应形成β-内酰胺的立体选择性问题以及相关机理等问题。褚小立工程师作了题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炼油工业的研发和应用进展,并对未来技术发展做出展望。薛龙建教授作了题为《可逆结构黏附表面的仿生构筑》的学术报告,讲述了自然界中的结构黏附现象,并介绍了其团队制备具有模量梯度微柱阵列、硬核软壳结构以及末端带有微纳米凹坑的柱状阵列结构等前沿研究内容。

图片

许家喜教授在八角湾校区第一教学楼111室作题为《烯酮和亚胺合成beta-内酰胺的立体选择性》的学术报告。

图片

褚小立工程师在八角湾校区第一教学楼111室作题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图片

薛龙建教授在化学化工学院院馆A407作题为《可逆结构黏附表面的仿生构筑》的学术报告。


三位专家学者为现场师生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图片

报告结束后,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杨斌与许家喜教授现场交流学术问题。

报告前三位专家考察了八角湾校区和化学化工学院,高度赞赏学校抢抓机遇拓展和优化办学空间,希望学院积极利用校地优秀资源,主动对接驻地企业促进产教融合,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党政班子,师生代表一百余人参加报告会。

图片

报告前,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文佐教授(左二)、生命科学学院邬旭然教授(右一)、化学化工学院庄旭明副教授(左一)与许家喜教授(左三)和褚小立工程师(右二)在化学化工学院院馆前的合影留念。

专家学者简介

许家喜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和1992年分别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1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3和2017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3项,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担任《Current Microwave Chemistry》、 《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Frontier in Chemistry》等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迄今发表SCI收录论文310余篇,论文SCI他引5000余次。

褚小立

博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秘书长等职务,兼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等杂志编委。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先后主持和参与了近20项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推广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多本专著和译著。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二等奖、2021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薛龙建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德国洪堡学者;国际仿生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Biomimetics》编委,《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青年编委。发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在内的SCI论文100余篇,编著斯普林格出版社英文书籍《Bio-inspired Structured Adhesives》,参编中英文书籍多部;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主持团体标准2项。


下个月,化院承办的烟台大学第五届化学节就要开幕了

到时会有更多校内外、国内外的高层次科研学术交流活动

希望“化小水”们多多关注

欢迎大家参加

多多与专家学者们当面交流、互动

这对大家的提高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