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化院头条 | 化院学子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作者:化学化工学院
时间: 2023-08-27    阅读:

8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微瑞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校内选拔赛、华北赛区分赛、全国总决赛等多轮答辩、论文、视频作品评选,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高庆英苏建源罗涛组成的“桂在清新队”,在应用化学教研室教师刘义张震的指导下,携作品《经典肉桂酸合成实验的改进与拓展》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是由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赛事。大赛旨在夯实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强化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建立一个展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交流平台,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该赛事与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并列为我国高等学校最高级别化学学科竞赛。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分:新创实验、改进实验(包括教学实验仪器创制或改进)、 科普实验三个赛道。本次大赛竞争非常激烈,共有全国六大赛区(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中)447所高校、1076支队伍进入全国七大分赛区展开激烈角逐,最终90所高校的90支队伍晋级总决赛。仅华北赛区就有200多只参赛队伍。我院的同学们在初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华北赛区一等奖,成绩位列赛区前15%,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刘义老师

这次取得的成绩与学院近年来努力构建“科研育人”体系密切相关。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技能培养上展现出深厚的专业功底,而且比赛中表现出的那股不怕吃苦、不服输的劲儿,正是化院人“理工融合,稳健奔放”的精神体现!

张震老师

我是第一次参与这项赛事。在总决赛结果宣布的现场,当听到烟台大学的名字时,我感到非常欣慰。学生经过一轮轮修改,反复打磨作品,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次比赛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的学生其实并不比985高校的学生差,只要能积极地准备,细心和耐心地打磨作品,一样能赛出好成绩。希望同学们在参加竞赛时能充满信心,不断努力,再创辉煌。

苏建源

首先,我很荣幸能够代表烟台大学参加这次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特别感谢刘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支持,也很幸运能够和我的队友一起团结一心,全力拼搏。这次的参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从半年前,我们经历了校内选拔赛、华北赛区竞赛,最终走上了全国总决赛的舞台。我们经历了准备作品时的迷茫,打磨实验时的艰辛和获得成果时的喜悦,最终收获了满意的成绩和难忘的回忆。这些都让我对化学实验的改进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不仅学会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也逐渐规范了实验安全操作。同时,这次比赛经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强的动力。接下来我会不断改进自己所暴露出的问题,理解并融汇贯通所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高庆英

在比赛准备过程中,老师们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规范实验操作、完善专业知识,我们团队之间不断调整改进方案。彼此借鉴,互相学习。参加完这次比赛后,我深感受益匪浅:自己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参赛答辩是我之前感觉自己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是这次我发现,只要去做就会突破自己。同时,我也要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是老师让我们有了这次参加比赛的难忘经历并收获了满意的成果。

罗涛

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我们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继续巩固和深化。同时,在评委老师们针对性的专业点评下,也让我们认识到,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知道学海无涯,对于知识的学习要有更加开拓的视野,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掌握更多知识。最后,非常感谢这次比赛给我带来的收获,无论是比赛经验还是专业知识方面,我都学到了很多。当然,也要感谢老师和同伴们这段时间以来共同付出的汗水!

化学化工学院在狠抓本科教学的基础上,一直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参加化学类的科创竞赛等。初赛、总决赛前,学院、指导教师和同学们对作品反复打磨,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高强度集训。参赛的团队和作品也得到了化院多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焉炳飞老师为作品中的关键能态问题提供了理论计算支持,李家柱老师为提高作品的质量贡献了宝贵意见。赛后,反复复盘、总结经验,这是化院“师生全面融合”育人理念的最好体现,也是化院师生合力构建“科研育人体系”的最好实践。学院将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坚持用科研创新引领和指导教学,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断探索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