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全杰教授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者:<a href='mailto:'>化学化工学院</a>时间:2016-05-16点击数:

             5月10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隆重表彰了为我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等领导出席会议。我院王全杰教授负责的“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2003年国务院提出汽车内饰材料国产化目标以来,王全杰教授团队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实现了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到目前为止,相关技术已经转让多家企业,为相关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附:
科技日报:烟台大学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 2016-05-11           来源: 科技日报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对于高校而言,科技创新更是促进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烟台大学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烟台大学获得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大力推进
    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由于汽车内饰材料对于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苛刻,技术壁垒过高,我国的汽车用皮革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2003年,国务院提出汽车内饰材料国产化目标,烟台大学王全杰教授带领“阻燃性汽车内饰革的研发及产业化”科研团队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理论上推导出皮革阻燃动力学函数,研究和开发了新型阻燃材料,创新了制革工艺,实现了化工材料和汽车皮革的产业化,形成了今天的阻燃性汽车内饰材料技术体系。
     阻燃理论创新。王全杰教授带领他的研发团队发现了非定温固相热降解动力学模型对皮革阻燃的契合性,由此推导出了复鞣、加脂、涂饰三个关键工序的阻燃动力学函数,指导了皮革阻燃工艺的研究和阻燃材料的开发,并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检测技术创新——引入烟密度新标准,描述和表征皮革的阻燃性能。汽车密闭空间里发生火灾,夺取人类生命的往往不是火焰燃烧,70%是由于火灾产生的烟雾导致窒息死亡。王全杰教授提出以烟密度作为衡量皮革阻燃性能的重要指标,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阻燃材料创新。王全杰带领团队发明了皮革专用阻燃性复鞣剂、阻燃性加脂剂和阻燃性涂饰剂,实现了阻燃和复鞣、阻燃和加脂、阻燃和涂饰的一体化,避免了单纯添加阻燃剂给皮革造成的手感发硬、透气透湿性降低以及阻燃效果不持久等弊病,减少了6%的化工材料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污染排放。
    制造工艺创新——该项目采用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的完全脱脂技术、无铵盐脱灰技术、结合性复鞣加脂及高温水洗技术,提高了化工材料与皮革纤维的结合牢度,将皮革纤维内部的低分子化合物提前释放出来,杜绝成品革高温雾化现象,同时降低了废水中氨氮的排放。
    此项目成果以世界上标准最苛刻的德国大众为参照系进行测试,产品全部达到大众标准,耐光性、雾化值、阻燃性等六项指标显著超过了大众指标,而且还增加了烟密度和干热稳定性两个关键指标,产品得到大众公司高度认可。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标准1项。
    2008年7月,该项目成果在海宁森德皮革有限公司试生产,2010年大规模生产。经多年的边生产、边研究、边改进的熟化过程,目前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项目研发的成品供应大众、马自达、通用、福特等著名汽车生产厂家,并连续5年获得出口德国免检的资格。海宁森德皮革有限公司至2014年底共生产376.48万张,可装备200万辆轿车,总销售额34.5亿元人民币。近3年在皮革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利税仍达2.2亿元,海宁森德皮革也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革生产企业。
    2011年,烟台杰来泽皮革有限公司采用该技术成果生产出车用工具袋,获得了德国奥迪汽车的技术质量认证,成为德国奥迪工具袋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累计出口245万件,销售额达290万欧元。
    该项目成果同时在北京蓝剑防水材料、山东齐河力厚化工、山东烟台惠合皮革、广州恒锦化工、中山博海精细化工、安徽省龙鹏高分子材料、武汉华中科大精细化工、南充华塑建材、四川亭江新材料等14家企业推广转化。据王全杰教授介绍,该项目成果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纤维材料的阻燃工艺,包括棉布、化纤、地毯以及家庭装饰用的针织布、无纺布、人造革、合成革。
    2014年,轻工业联合会组织同行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评价,指出该项目“整体技术国内领先,阻燃技术国际先进”。石碧、孙晋良、孙宝国三位院士书面推荐,认为该项目的前驱性成果为开发高阻燃性皮革的制革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产业化提高了我国汽车配套的国产化程度,提高了皮革附加值,对于我国制革行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全国性推广价值。

 

Copyright©2018  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